滹沱河有“小黄河”的称呼,是石家庄的母亲河
滹沱河有“小黄河”的称呼,是石家庄的母亲河,过了石家庄以后,这条河也经常发生改道。公元前602年,黄河发生了第一次大改道,由从天津入海南移到从沧州入海,滹沱河也就从原来黄河支流变成了单独入海,它的入海口还在天津。于是战国时期,滹沱河以及当时滹沱河支流南易水就成为燕国与齐国两国的界河,沿着南易水,更弱的一方燕国修建了长城,然后滹沱河更宽,所以只在滹沱河沿岸修建了并不连续的城墙。而在滹沱河与黄河之间的由齐国控制的地带就成了两国的缓冲地带。北宋1048年,由于宋朝的瞎折腾,黄河再一次改道,分两支入海,但是东流不畅,主要北流从天津入海,从此滹沱河又成为黄河支流。南宋1128年,黄河再次大改道,向南摆动,夺淮入海,从此直到1855年,均走南线入海。滹沱河因此又变成独立入海的河流。但是自元朝开始修建京杭大运河,由于水量不足,因此便将滹沱河改道,不再让其单独拥有出海口,而是汇入运河后从天津入海,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滹沱河-子牙河-海河的分布。